藏书架 登录注册
青春校园 > 宋帝江山简介 > 宋帝江山最新目录

分卷阅读231

    </p>

    这时逃生,本来已经杀出重围。正要奔逃的时候,却没想到更多的军队朝着这边聚集。</p>

    萧山双手抖动马缰,双腿紧紧的夹着马肚子,身体尽量伏低,贴在马背上,路过一名金兵的时候,抢过其手中的一杆红缨枪,在马背上抖动开来,一马当先,杀掉拦路的二十多名金兵,朝着营寨门口冲去。</p>

    营寨门迅速的合上,萧山催动坐下的马匹,他身边的宋军紧紧的跟在他身后,却又不断的有人中箭跌落下马。</p>

    眼看着营寨门就要合上,萧山一拉马缰,马四蹄腾空跃起,从正在缓缓关闭的寨门处冲了出去。他身后仅有五名宋军跟了上来,其余的尽数被拦截在金营中,被乱刀杀死。</p>

    萧山回头看去,只见到宋军的头颅一个个被挂在了营寨门上,而寨门再次大开,上千骑从里面追了出来。</p>

    跟着萧山一齐逃命出来的士兵问:“将军,朝哪里跑?”</p>

    萧山想也不想:“东面!哪里有自己人!”</p>

    身后的追兵紧紧相逼,萧山疾驰一天一夜,他抢的马终于支持不住,口吐白沫,倒地身亡。</p>

    追兵逼了上来,迅速的合围,萧山在心中微微的叹了一口气,一昼夜疾驰五六百里,却还是要丧命于此了。</p>

    却就在这是,忽然从东面山上冲下来一支队伍,各个兵强马壮,手持大刀,迎着金兵赶了上去。</p>

    萧山认得带头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先前见过,曾经去建康府做客的十四岁的少年辛弃疾。</p>

    辛弃疾带着人从山中冲出,和金兵厮杀在了一起,又是一昼夜的拼杀,金兵终于退回,萧山这个时候才能够和辛弃疾说上一句话:“怎么是你来的?”</p>

    辛弃疾血战一昼夜没有休息也丝毫不见任何困顿,见萧山发问,便笑道:“张大哥收到你的消息后,就派人在附近接应,但等了几天都没消息,我正好也在山上,就顺路过来了!”</p>

    萧山忍不住伸手揉了揉辛弃疾的脑袋,他来的太是时候了。只不知道那剩下的五百多人逃出去没有,一想到此事,便也有些担心。但这个时候再担心,也不可能回金营去看了,只得作罢。</p>

    萧山带着逃出来的五个人跟辛弃疾上山,在半路上便碰见了张志雄,张志雄正在整装待发,召集人马,准备下山趁机和完颜亮死磕。</p>

    两人相见,都是分外高兴,互相拥抱大笑了好久,又讲述了此次偷袭的经过,张志雄道:“你来的正好,我准备带人下山,去抄完颜亮的后路,我们一起杀回去!”</p>

    萧山忙制止了张志雄的这个想法,完颜亮此刻尚未和宋军全面交战,这个时候动手,恐怕非但不能够对完颜亮起到毁灭性打击,反而会折损好不容易发展出来的力量。</p>

    萧山也带来了赵瑗的口信,加张志雄为山东招讨使。</p>

    当然只是个口信,并没有什么诏书,更别提官服了。萧山此次出行任务,非常危险,身上带什么东西都不合适,万一诏书落到金人手中,恐怕完颜亮第一个要来剿灭的就是张志雄了。</p>

    尽管如此,张志雄还是非常高兴,将萧山留下,命山寨中的大夫给他们重新包扎好伤口,又招待了饮宴一番,萧山见辛弃疾一直留在山上,不免有些担忧,道:“你家在汴京,一直留在这里恐怕不是很妥当吧!”</p>

    辛弃疾手一挥:“我祖父督造汴梁宫殿不力,已经被完颜亮罢官,父亲让我上山,好早日收复河山!”</p>

    萧山等五人在山上逗留了十多天,等到身上的伤都养好之后,才准备顺着海路走。</p>

    他从山东境内出海的时候,乘坐的是张志雄找来的一条可靠渔船,然而在几人在渔船上却发现,完颜亮还有大批的海船,足足两三千艘在山东一带,似乎浩浩荡荡的准备出海。其意图不知道是准备攻击长江出海口处的秀洲,还是准备顺海而下,攻击福建一带,直取临安。</p>

    萧山认为这个消息非常重要,他坐的渔船小巧,走的快,不过十多天便已经抵达秀洲,到了秀州后萧山命另外五个人先行回去,自己则快马加鞭,朝着临安方向跑去。</p>

    如果完颜亮打的注意是海陆攻击临安,从福建一带登陆的话,那宋朝的腹地就危险了,这个消息也来不及赶到建康,再有建康发命令给临安了,还是直接去临安找虞允文的好。</p>

    萧山赶到临安马不停蹄,直奔虞允文处,虞允文现在已经住在宫中的议事堂,忙的不可开交,正在弄粮草给赵瑗,见到萧山来了,非常吃惊,等到听到萧山送回来的消息后,更加吃惊。</p>

    他马上下令给驻守在海州的水军统领李宝,命其做好开战准备,又将这个消息送给赵瑗。</p>

    虞允文的这些行动或许可以瞒过别人,但却无法瞒过一个人——赵构。</p>

    赵构自从赵瑗御驾亲征后,每天都提心吊胆,这个太上皇当的比他当皇帝的时候还要关心国家大事,逼着虞允文将前线的战报送来给他看。</p>

    当看到又是张浚主持前线战事的时候,赵构就觉得大事不妙,还是在临安更加安全。</p>

    可现在,得知完颜亮居然派海船南下,准备攻打临安,并且很可能得手的时候,赵构坐不住了,觉得建康似乎要稍微安全一点,毕竟从哪里跑四川要方便些。</p>

    萧山被赵构叫去,赵构开门见山的提出自己的要求:“正平,老朽有些思念瑗瑗了,你也要回临安,老朽要和你同去!”</p>

    萧山哪里知道赵构的心思,他开始担心赵构去了会添乱,但当听赵构说这次轻装简行,就是去看一眼儿子就会来的时候,终于经不起他的软磨硬泡,点头同意:“既然如此,臣当护送太上官家。”</p>

    两人带着赵构的上百侍从,从临安出发,一路北上,在路上的时候,赵构每天都不停的四处打听前线的情况,当得知张浚这次出击,竟然获得了胜利,成功渡过北岸,杀了一回金兵后,赵构便有些郁闷起来。</p>

    萧山对于赵构和张浚早年的过节只是知道一二,期间内情并不是太清楚,也不好多问,只是快马加鞭不停赶路。</p>

    在萧山离开建康去执行任务的二十八天后,萧山再一次的进入了建康城。</p>

    赵瑗在第十天的时候,就从成功返回的八百多人口中,知道了此次行动非常顺利,但萧山却为了掩护众人逃脱,自己当了靶子,生死未卜。</p>

    张浚在萧山炸毁战船的同时,也派大将成闵渡江,但情况和他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样。完颜亮的重兵并不在对岸,只是杀获了一些签军,抓到的真正金兵不过几十个。</p>

    但饶是如此,张浚为了扩大影响鼓舞士气,硬是把小胜吹成大胜,希望能够借此战来调动全国民众的抗金热情和信心。</p>

    赵瑗一方面要部署采石瓜洲两处渡口的兵力,又要操心朝政事物,却不论他在干什么的时候,心中来</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