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青春校园 > 宋帝江山简介 > 宋帝江山最新目录

分卷阅读223

    </p>

    也许会主动提出先开一扇窗。”</p>

    赵瑗哈哈的大笑了起来,萧山临出门的时候,发现赵瑗的袍子下半边还是被自己揉皱了,便伸手去将他的袍子扯平,又送赵瑗离开。</p>

    萧山家离皇宫并不远,两人也没骑马,在街上缓缓的走着,一众侍卫跟在他们身后。行不多时,便已经抵达了宫门,萧山有些恋恋不舍,一直目送到赵瑗的身影消失在宫禁深处,这才返回。</p>

    等他回到自己油铺的时候,才发现整个铺中,赵瑗只给他安排了一个粗使仆人,偌大的院子便有些空荡荡起来。</p>

    他拉开自己的房门,里面欢愉的味道尚未散去,油灯也依旧明灭。</p>

    萧山躺在自己的床上,想要回味一下刚刚的情形,却发现,刚刚赵瑗不过在自己房中只呆了十多分钟而已。看来自己连赵瑗的妃嫔都够不上,至多算得上一个野炮而已……</p>

    作者有话要说:更了现实不出来,到底是要闹哪样啊!另外今天这张是光棍章,给点小肉让萧山这个老光棍吃一吃~</p>

    112御驾亲征</p>

    萧山这才发现,刚刚赵瑗不过在自己房中只带了十多分钟而已。看来自己连赵瑗的妃嫔都够不上,至多算一个野炮……</p>

    他就这么胡乱的睡了过去,第二天适逢五天一次的朝会,赵瑗将自己要迁都的想法再一次提了出来,史浩为首的保守派坚决反对,而陈俊卿虞允文为首的激进派却坚决支持。</p>

    赵瑗也不用多说话,只在上面看着两边互相激烈辩论就好。</p>

    正在下面保守派要占据上峰的时候,赵瑗看向萧山,道:“萧卿家,你从建康而来,有没有什么最新的消息?”</p>

    萧山躬身,按照两人昨晚商议好的内容奏道:“启禀陛下,新消息倒是没有什么,只不过臣得到了完颜亮写的一首诗。”说着,他从怀中掏出昨夜写好的折子,递了上去。</p>

    执事太监甘昪下来,将萧山的折子接过,赵瑗也没看,干脆的道:“念!”</p>

    甘昪便一板一眼的念道:“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p>

    赵瑗拍案而起,神色带着一丝愤怒:“众卿都听到了吧,完颜亮根本不是要解决边界纠纷,这分明是想灭我大宋。朕被逼至此,别无选择,只能背水一战!迁都之事,不必再议!朕心意已决,当于完颜亮一决雌雄!”</p>

    史浩等人都慌忙跪下:“陛下且不可义气用事,三思啊!”</p>

    赵瑗佯怒道:“如何三思?朕倒想三思,可完颜亮却容不得朕三思!”</p>

    史浩叩头谏道:“此一战关系重大,陛下亲临前线,必然能鼓舞三军士气。只是迁都确实难办……”</p>

    赵瑗打断史浩的话:“即便是迁都一时不成,朕也准备御驾亲征,这件事情就这样定了,不用多!”</p>

    史浩见赵瑗肯退步,知道这就是皇帝的底线了,只得道:“若是陛下执意如此,老臣……老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p>

    赵瑗在心底轻轻的舒了一口气,史浩肯松口,其它人就好办多了,陈俊卿等人趁机出列,根本不给反对这任何反驳的呼声,就开始讨论御驾亲征的细节问题了。</p>

    萧山看着赵瑗,脸上露出了不可察觉的微笑,赵瑗亦朝着萧山看来,嘴角微扬。</p>

    等到朝臣议论告一段落的时候,赵瑗便提出了为岳飞平反之事。这件事情非常顺利,既然皇帝都要御驾亲征了,搞搞前期的宣传是必然的。</p>

    赵瑗便下旨寻访岳飞的后人,将其远在南边流放的妻子儿女下诏,让其回京。又张出皇榜,寻访岳飞失踪的尸体。</p>

    当年岳飞遇害后,看守他的狱卒不忍其尸骨受损,便将其偷出,埋在大理寺的树下,此刻皇榜悬赏,那名狱卒的儿子便前来揭榜,重新挖掘岳飞的尸体下葬。岳飞尸体出土的时候,肉身不腐,宛若生时,身旁别无它物,唯有一枚白玉环。</p>

    岳云张宪的尸体亦在其后被挖掘出来,这两人的尸体隔了这么多年,都已经被虫蚁所食,仅留下两具白骨。只是让人奇怪的是,那两具白骨口中各含着一枚玉扳指,令人称奇。</p>

    挖掘尸体的那天,赵瑗和萧山都在现场,当年两人埋骨,到今天已经整整十一年,萧山上前,将两枚做记号用的玉扳指收回,紧紧的攥在手中。赵瑗的眼眶微红,亲自主持岳飞父子和张宪的葬礼,就安葬在西湖边的栖霞岭处,上香祷告:“愿忠武在天之灵,保佑大宋。”</p>

    群臣亦跟着鞠躬行礼,萧山也在其中。</p>

    后世的岳云张宪墓都是衣冠冢,而这一次,却有了真人的尸骨。</p>

    一切都在改变,历史的车轮已经偏离的原本的轨迹,越驶越远,走向不可知的未来。</p>

    在赵瑗的这一系列行动中,反应最大的就是赵构。赵构现在快要郁闷而死了,当初赵瑗当皇子,当太子的时候,都一直是个听话的乖宝宝。赵构原本以为他登基之后,依旧会是一个听爹话的好孩子,岂料赵瑗刚登基的那个把月还是很听话的,赵构说的都一一照办,但是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推移,现在赵瑗却越来越不听话,虽然平日里请安探望一样不少,但一旦赵构说到对金政策的时候,赵瑗不是顾左右而言它,就是软底硬抗,现在更是变本加厉,赵构连跳脚叫骂寻死觅活都不管用了。</p>

    当听说赵瑗已经绝对抛下自己要御驾亲征的时候,赵构彻底的坐不住了,当初他之所以肯退位,完全是指望儿子能够保存半壁江山,自己好享清福。可现在一切事情的发展,完全朝着他所期望的相反的方向去的。</p>

    当赵构打听到张宪岳云出土的时候,口中所含玉扳指的样式时,多年前的往事浮现在他的眼前。</p>

    那一年赵瑗还刚刚十六岁,正式岳云张宪被腰斩于市的时候,赵瑗当天晚上回来的非常晚,而且手上有一枚常带的玉扳指不翼而飞。赵构本来都已经忘记这件事情了,可现在细细想来,终于恍然大悟——这个养子原来是早有预谋的,十六年前就有预谋,装作一副乖宝宝的样子隐忍不发,直到自己手握大权,便一发不可收拾。</p>

    赵构心中是又急又气,不论赵瑗这一战是胜是负,都是一件对自己非常不妙的事情。胜了,赵瑗的威望将无人能够撼动,自己说的话将会连一个屁也不值;败了就会更加糟糕,完颜亮提兵南下,自己又要逃跑不说,还会更加狼狈。赵构觉得自己年纪大了,经不起这么折腾,也非常不想折腾。</p>

    他开始或公开,</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