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三国摄政王简介 > 三国摄政王最新目录

第152章秦曹利益尚不均,封王也当有一问

    却说袁术,他从寿春南门逃出,一路丢弃了无数辎重阻挡追兵,手底下带着一班袁氏亲信以及万余兵马朝着徐州方向而去。

    夏侯淳奉命追赶,当他赶到淮河边上时,哪里还有袁术的影子?袁术早已过河而去,只余下数千仲氏兵在淮河边上两眼茫然地看着这滔滔河水发呆。

    夏侯淳毫不费劲就逼降了这数千兵马,回了曹营。

    一入曹营,夏侯淳便看到曹氏众将与曹操脸色都不是很好,他问道:“孟德,可是发生了什么?为何..."

    曹仁微微摇头,沉声道:“与仲氏一战中,我军出力不少,却没有斩获,寿春城都让秦军占了去,孟德心里烦着呢!”

    乐进眼中闪过一抹凶戾,一脸怒气地道:“明公,我们不如...”

    “不如什么?与秦军干一场?”

    曹操狠狠地打断了乐进,微微抬眼,怒斥道:“此战,我军势弱,当以秦军为首,就算没有实际收获,但也收获了名望,天下士民之心必然会有向我曹氏者,这才是此战中,我军最大收获。”

    众将啊!我老曹记住了今日之耻,尔等可莫要忘记!

    程昱微微颔首,他大概是众人中唯一一个还算清醒的人,曹军此刻的躁动是无法避免的,看着秦军一个个在寿春城里开始‘收刮利益’,他们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里很是不平呐!

    曹军中却无人知晓,阿四麾下的秦军入城之后军纪严明,对世家、百姓秋毫不犯,比起打战时候像狮子一样,现在反而乖得像绵羊一般。

    此次出征淮南,孙扬在军中仅带上了贾诩、徐庶二人,秦军缺少顶级文臣,只能将这二位就着用了。

    入城的秦军众臣很快便开始对寿春城内的人口、典籍进行统计,被袁术玩坏了的寿春没有几年是休想恢复过来的。

    “报~~我军抓到阎象、袁涣二人!”

    孙扬正在仲氏的宫殿内查阅典籍,安排军务以及做出新的调令,宫门外已有一位秦军团总前来禀告。

    “带进来!”

    孙扬露出了几分喜色,秦军缺文不缺武,几乎是整个大汉都知道的事,阎象、袁涣两个都是很不错的一州之才,若能为秦军所用,那必然皆大欢喜。

    “禀秦王,二人俱已带到!”

    仲氏宫殿外,两个满身血污的文士站在殿门外,二人神色似有几分复杂,他们脸上也很脏,大概是刚被擒来,因此并没有进行洗漱。

    二人皆是文士,在秦军这很受欢迎,并未有人为难他们,甚至绑缚都未曾加身。

    “进来!”

    孙扬沉声喝道。

    “二位先生,请!”

    带他们过来的这位团总很是客气地为二人推开了殿门,殿内只有孙扬以及典韦、许褚。

    “涣,见过秦王!”

    袁涣本不是袁术手下,只是为了避难而来,后才为袁术所用,或许是理念不一样,他对袁术的遭遇并无太多感伤。

    阎象却不同,他忠诚于袁术,甚至不惜说出:‘昔周自后稷至于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明公虽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汉室虽微,未若殷纣之暴也。’这句惹袁术不痛快的话。

    显然,他是袁家一脉的忠诚者。

    或因门第、或因恩惠、又或者是利益,总之,他与袁涣有些不同。

    殿内很是沉默!

    袁涣说话之后,阎象便保持着沉默,他眼神复杂地看着孙扬,却没有丝毫要叩拜的意思。

    “阎象!你是要寻死?”

    孙扬微微笑着。

    关于阎象的记载非常少,极少的部分却又有着极其鲜明的特点,其阻止袁术称帝,可谓是体现了其忠诚,而袁术昏聩。

    真实的历史到此已无从考究,但阎象就在眼前,这样一个人才,孙扬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听孙扬如此问,阎象嘴角轻蔑地勾起,他反唇讥诮道:“秦公称王,岂不知在我大汉,异姓不得称王的道理,莫不是要成为冢中枯骨,袁公路后继?”

    “有趣!”

    孙扬嘴角微微掀起,这家伙确实不错,只是这牙尖嘴利,比起田元皓怕都是不差分毫了啊!

    袁涣却是急了,他拉了拉阎象的衣角道:“阎公莫要如此,秦王不似他人。”

    这个‘他人’自然是指的袁术,阎象却是摇了摇头,他不再说话。

    孙扬皱了皱眉,这阎象难搞啊!

    他只得挥了挥手,带阎象来的团总会意地道:“阎先生,请吧!”

    闻言,阎象嘴角再次露出了笑意,他道:“秦王不害怕阎某将你今日的避话不谈传将出去,使天下向汉之臣纷纷离秦而去?”

    “想说便说!”

    孙扬不置可否地道:“天下之人,真如你这般者不多,我大秦何必用汉臣而不用秦臣?天下之大,我大秦想要找到几个忠诚于秦的士子,不是非你不可!”

    阎象嘴角微微一抽,他此刻才知道,孙扬是真的不怕他离开,秦国已经有了让天下士子们趋之若鹜的底气,这底气自然不仅仅来自八大学院的建立,更多的是来自秦国强大的势,让不想出仕于秦的人无从选择,想要实现自身的政治抱负就只有与秦捆绑在一起。

    “还有什么要说的嘛?”

    孙扬神色有几分同情地看向了阎象,这等忠诚别人之人,可要可不要,他孙扬并不如何媳。

    “秦王!我有一问!”

    阎象本欲抬脚就走,奈何袁涣突然说话,让他忍不住又停了下来。

    他想听听袁涣的想法,同为袁术麾下,阎象还是有些心里过不去,忠臣不事二主的信仰一直持续地折磨着他的内心。

    “秦王欲与天比高乎?”

    袁涣说完,已是冷汗淋漓,他双腿跪下,趴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欲与天公试比高吗?”

    孙扬轻笑了一声,这个时代的人也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怕这个‘天’指的是远在晋阳的少帝,那个被圈进的惺帝叭!

    阎象已经将耳朵竖得高高的,生怕一下漏掉了什么重要东西。

    见阎象不走,孙扬也没说什么,他笑着道:“ 曜卿,你的担忧也是孤的担忧,孤已至人臣极致,升无可升。

    权势于我而言、皇帝的威势于我而言有何区别?”

    “这...”

    袁涣神色一滞,却如此啊!

    相较于已经能够独抗天下诸侯的秦王来说,被禁锢在晋阳的皇帝也不过就是一个虚名而已,秦军、秦臣实际上是忠于孙扬的。

    更何况,公主殿下她......

    袁涣已然不敢去想,只要秦王想,天下已唾手可得,何必急于一个虚名?

    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而阎象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