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三国摄政王简介 > 三国摄政王最新目录

第112章襄阳攻防之围点打援

    “主公息怒!樊城一战并不能全都怪蔡兄啊!”

    蒯良与蔡瑁在阻挡秦军一事上是意见极其统一的,这个时候,也不是内斗的好时机,他面无表情地瞪了一眼蔡瑁。

    随即,他不温不火的道:“樊城一战,据细作来报,秦军动用了井阑,秦军井阑本就高过樊城城墙,蔡和将军守不住也是必然。

    况且,秦军无论是弓箭手还是精锐长枪手、甚至于精骑,都比我荆州强悍太多,那可都是孙扬手下悍将一手组建精锐!

    其中,秦军军官也大多为秦地骁勇之士,秦军兵力上更是犹胜我军。

    如此一来,我军便有三败之由。

    我军唯一的优势便在于城墙,但樊城城墙又过低,这才导致我军的首战失利。

    如此看来,樊城一战的失利,实非蔡和将军一人过、更非蔡家之过。

    固,此战失败是必然,无论是在座的哪一位将军在樊城,此战也是必败。”

    “哼!”

    刘表不是个不明事理之人,他已是被蒯良的这番理由说服,虽说他依然是余怒未消,却也并不是很生气了。

    蒯良的说法很在理啊!

    荆州兵在各方面都要比秦军弱,秦军历百征而善战,与天下而闻名久矣!

    至此,刘表也不好再明面上怪罪蔡瑁。

    蔡瑁对蒯良投递了一个感激的眼神,蒯良却是会意一笑,蔡蒯两家在阻秦一事上称得上是战略同盟,至少在荆州这地面上已经少有争斗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主公!瑁以为,襄阳虽有坚城,但兵力仍不及秦军,故请主公先退往南郡,由我荆州上将文聘驻守襄阳。

    量他秦军势大,也是远征而来,水土不服更是会造成秦军兵无战心、将无战力,无法从容进攻襄阳。时长,我荆州必胜!”

    蔡瑁说这话,就已经是看到了刘表的退意,只是刘表仍还在犹豫。

    荆州尚且有江夏在侧,黄祖更是刘表的嫡系,所以,黄祖绝不会坐看他坐困襄阳,起兵来救亦是必然。

    总而言之,刘表心中还有犹豫、还有幻想!

    “子柔、异度,你二人对这事怎么看?”

    刘表虽然对蔡瑁的说法很动心,却不得不问一下蒯良的意见。

    在大局上,刘表更倾向于蒯氏兄弟的意见。

    “主公,襄阳不能放弃,主公若往南郡去,恐怕襄阳士民之心不再,襄阳也会守不了几日。”

    一直没有说话的蒯越淡淡说道。

    蒯家势力其实多在南郡以北等地,蔡家势力多在襄阳以及荆南。

    蔡瑁放弃襄阳,却还有机会重新崛起,他无非就是想早些打点行装,放弃他的一些利益,好前往荆南发展。

    毕竟秦军兵锋太猛,荆州内部已没人觉得荆州军能抵抗得了秦军的进攻,蒯良蒯越也是这样想。

    但襄阳不能就这样丢弃给孙扬,这是蒯氏兄弟心中共同的想法。

    那样做的后果,将会使整个荆州都沦陷,或许蒯家兄弟不知道沦陷是什么意思,他们却明白襄阳的特殊意义。

    正如樊城的那一战,樊城是荆州军最后的北方门户,而襄阳却是整个荆州的核心。

    “你,你们…”

    蔡瑁指着蒯良蒯越,气得脸红脖子粗,由于来之前没有通过气,所以蔡瑁并不知道蒯家兄弟的想法和打算。

    “德珪兄!襄阳可不能丢,襄阳是荆州人的希望,襄阳若都丢了,你的家在哪?荆州的人心又该安放在何处?有我们在,襄阳就在!”

    蒯良冷冷地看着蔡瑁这个自私的家伙,刘表也是这时才从中看出了猫腻。

    蔡瑁这是要带着大家提前逃命去啊!这个可恶的家伙。刘表面无表情,心里却又开始在恨蔡瑁的自私。

    “荆州的人心不能丢,老夫算是跟孙扬这厮卯上了!子柔,你速速前往南郡、长沙等地调集重兵!异度,你速前往江夏,让黄祖率三万大军沿水路来援。”

    刘表大气的把手一挥,已经决定了荆州的兵马走向,更是决定了荆州的命运。

    决战,就定在襄阳决战!省得有人说老夫怕死、怯战,哼!

    颍川郡

    贾诩府邸,一封来自长安的密信到了贾诩手里。

    “主公果是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已达千里地也!”

    贾诩暗自感慨,他已轻轻放下手中密信,命人去安排饭食。

    长安来的使者用过饭,稍稍休息了一会之后,沿来路回转长安。

    颍川城内,频繁的调兵令开始发往各处,一副大战来临的阵势。

    颍川的动向很快便引起了曹操的注意,而曹操的人才选拔即将进入尾声,是最怕被打搅的时候。豫州的任何风声都足以令他风声鹤唳。

    曹操也是大气,大手一挥,迅速从兖州边境抽调了一批精锐回到陈留驻扎,数日间,陈留已是集结了数量众多的曹军。

    这一段时间,天下风云诡异,似乎整个中原都在酝酿着一场大战。

    紧接着,袁术也很默契地配合着曹操,在汝南边境开始增加驻军。

    长安

    “来人,命文长、伯符、公瑾、孟起半月后前来长安会和。”

    此时,四人三个月的学业基本上都已完成。

    “喏!”

    使者再度出发,只是这一次,使者前往了武威郡。

    荆州

    大战已经打响,刘晔将三军团分为三部,轮番攻打襄阳这座坚城,在井阑和刘晔所造霹雳车的辅助下,数日间,襄阳城就已是摇摇欲坠,使得襄阳城内人心惶惶。

    如此,秦军又进攻了数日,南郡大军开始从南郡北上襄阳,江夏水军也蠢蠢欲动,似有前往襄阳助阵的意向。

    襄阳城外,秦军军营

    “诸位将军,此次召集大家前来,正是我荆北军被阻襄阳,不得存进,即将陷入了荆州人重重围剿的时刻,不知诸位有何策略以教我。”

    刘晔独坐帅座首席,帐内皆是此次南征的军中将校。

    经过了与襄阳几番攻伐,刘晔心中对荆州人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守襄阳的军队似乎比之前强了许多,特别是那名叫文聘的将领,尤为果决明断,襄阳有此人在,这一战打得怕是并不轻松。

    秦军想要进入襄阳,只怕是还要费一番周折。

    “司令,我有一计,不知可否?”

    这时,一名毕业于军官培训学院的团总站了起来。

    “你且先说,我听听看。”

    刘晔笑着说道。

    “喏!”

    那团总转而面对屋内的好几十人朗声道:“我曾在学院学习,偶然间读到主公一篇注解,名为围点打援,其中要义正是围住一城,以优势兵力扫灭其城外援军。

    而此时,襄阳成为了我秦军南下的关键,正是这关键所在,令荆州人不得不前赴后继的赶来救援。

    因此,荆州人实际上就硬生生地给我们制造了一个机会,一个围点打援的好机会。”

    “很好!”

    刘晔眼中的笑意越来越深,直到最后,忍不住开口称赞。

    听着该团总的讲解,他越来越觉得围点打援说出了此战的精要,所以,他迫不及待地问起了这名团总的名字:“你是哪个部队的?叫什么?‘

    “属下第三军团一师三团韩浩!”那团总激动地回道。

    “我记住你了,待此战结束,你便是首功。”

    刘晔淡淡地笑道。

    “谢司令!”

    韩浩恭恭敬敬地朝刘晔行了一记军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