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穿越言情 > 重生之初怀公主简介 > 重生之初怀公主最新目录

第133章 依靠

    众人都望着严瑜,他强抑住胸口的痛楚,道:“将他抓起来!”

    夏侯昭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正好看到一个养鹰人鬼鬼祟祟离开的身影。.这人也听到了严瑜的话,不敢回头,撒腿就跑,朝外奔去。

    李罡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养鹰人还想躲闪,被李罡伸腿一绊,重重倒在了地上。

    李罡伸手提起他的衣襟,如鹰抓小鸡一般,把他提到了严瑜和夏侯昭的面前,丢在了地上。

    到了这时候,在场的人都看出异样来。

    夏侯昭的心里升起一个模糊的念头,她推开风荷与丘敦小姐搀扶的手,上前两步,问道:“你为何逃跑?”

    那养鹰人浑身抖如筛糠,听到夏侯昭这样问,他似乎更加胆怯了,一边磕头一边结结巴巴地道:“不关我的事,不关我的事,我只是听从上面的命令而已!”

    另外几个养鹰人也纷纷跪倒在地,跟着他一起磕头,然而神色间却是一片茫然,显然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夏侯昭又看了一眼严瑜,严瑜朝她点了点头,轻轻念了一个字:

    “沈。”

    夏侯昭的心中越发笃定。她向李罡挥了挥手,李罡从一旁的墨雪卫手中接过方才投射出去的墨雪剑,架在了养鹰人脖子上。

    夏侯昭道:“孤问你一句,你便答一句,不是有一句不实,那么你的性命便由你脖子上的宝剑说了算。”

    利剑如冰,落在那名养鹰人的颈间,稍稍移动一下,便是一道血痕。.他不敢多言,使劲儿点了两下头,又摇了摇头,最终磕了两下头。

    夏侯昭问道:“你可是乐阳长公主府内的人?”

    她这句话一出,周围的人脸上都现出了惊诧的神色。

    现在的帝京当中还有谁不知道乐阳长公主与初怀公主两位之间的关系微妙。

    虽然初怀公主一直没有和乐阳长公主有过表面上的争执,但自从沈泰容的婚事定下来之后,他们之间就再也没有来往了。

    此次飞霜大会,乐阳长公主殷勤地向圣上提出种种建议,初怀公主却从未作出过回应。

    如果真的有乐阳长公主府上的人混入了飞霜大会,那么墨雪卫以及负责筹办的程俊等人都难逃失职的过失。

    那个养鹰人又重重地磕了一个头道:“小的不是乐阳长公主家中的人。但小的母亲在乐阳长公主的乳母家帮佣。前几日她来找小的,说只要我将飞霜大会上的霜羽鹘换掉,便能得到一大笔钱。足够我们一家老小过上三辈子。”

    听完他的话,连素来和气的程俊都发了怒,一脚踹在他的身上,喝道:“你是吃了什么雄心豹子胆,竟然敢在飞霜大会上做手脚,还说什么三辈子,恐怕你一家老小连这辈子都过不下去了。”、

    那养鹰人扑倒在地,也不敢爬起来,只哭诉道:“小的也说不能这么做,母亲却说如果不照乐阳长公主的话行事,我们都会被灭口。”

    李罡怒极,提剑在那养鹰人的头上一挥。.只听一声惨叫,那养鹰人竟被吓晕了过去,然而墨雪剑上却并无血迹。

    丘敦小姐俯身去看,长舒了一口气道:“原来你只是削了他的头发啊,怎么吓成了这个样子。”

    李罡转身朝夏侯昭道:“殿下,如今事态紧急,我们应立刻回京。”

    乐阳长公主既然敢在飞霜大会上动手脚,那么必然也会在帝京做好了准备。众人回望远处巍峨的帝京城墙,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心底升起。

    在那里,又有什么等待着他们呢?天枢宫中的帝后与惺子是否安好?有多少人参与了乐阳长公主的逆谋?

    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

    “殿下。”严瑜轻声唤了夏侯昭一声。

    她恍然惊醒,立刻道:“事不宜迟,立刻集结神策、虎贲两军,一同回京。”

    程俊应了一声是,便要去鸣金。

    严瑜却拦住了他,道:“殿下,现在是敌暗我明,不如将计就计,假意上了对方的当,等进入帝京再做打算。万一他们要是得知我们已经洞悉了这其中的阴谋,恐怕我们连帝京都进不去,那时候想要攻破帝京的城门,殊非易事!”

    这帝京的城墙经历数个王朝更迭,每隔几代,便有帝王修缮完备,十分坚固。莫说此时夏侯昭他们手中只有区区上三军的几千人,便是十万大军兵临城下,也很难一下子攻破此城。

    李罡也赞同道:“殿下,正是这个道理。如今我们不能示敌以实情,鸣金必然会引起他们的警觉。还是派人去寻两位将军吧。”

    “光是如此,恐怕不能迷惑对方,”严瑜望着夏侯昭,轻轻道,“殿下,如今末将有两个计策,可以供您选择。”

    “你说。”夏侯昭立刻应道,此时她的内心十分焦虑,既担心天枢宫中的父母和弟弟,又有些不知所措。

    严瑜道:“请殿下允我入帐启禀。”

    夏侯昭微微一怔,忽然意识到,严瑜接下来所说的话可能并不适宜让更多的人知道。她道:“孤允可了。”

    两个墨雪卫扶着严瑜走进了大帐,李罡似乎毫不在意严瑜的回避,已经着手派人去寻陈睿和王晋了。

    风荷与程俊自然守在大帐门前的两侧,等那两个墨雪卫出来之后,大帐的帐帘便落了下来。丘敦小姐嘟着嘴看了一眼,又望了望柳智,到底没有吭气。

    此时的大帐之中,只留下了夏侯昭与严瑜,她让严瑜坐下,道:“没有外人了,你坐着说吧。”

    严瑜也不客气,道:“殿下,如今有两条路可以走。其一,我们领着手中这几千人离开帝京,前往秀水,在李家的帮助下组建大军,回师攻打帝京。”

    “你是说,让我丢下这整座帝京自己跑了?”夏侯昭愕然。

    严瑜道:“殿下,乐阳长公主既然敢于此时发难,必然有了十足的把握。若靠我们手上这些人,恐怕必须兵行险着,方有致胜的可能。”

    “你有了计策,我们便照计策行事即可!又有什么好犹豫的?再说了,即便是着急兵马,也应该向河东去,那里有守卫帝陵的羽林军驻守,远比李家的部署精锐。”夏侯昭立刻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了破绽。

    “是,我的确有看计策。但是这计策,却要殿下你以身犯险!”严瑜情急之下,竟然站了起来,“殿下,你要知道,乐阳长公主若要发难,必定已经在天枢宫中有了内援,否则,她入不了宫城,一切都是妄谈!”

    夏侯昭忽然想起上次在洛水集遇刺的一事,那时候她就怀疑夏侯明在宫中有了内应。但她一直觉得多半是昔年悯仁太子或悯仁太子妃留下的宫人内侍,因此这些日子来,她借口调理宫务,将许多神焘年间便当值的宫人内侍调离了天枢宫。

    如今想来,难道这内援竟是——

    “你是说,乐阳长公主和沈德太妃已经联手了?”夏侯昭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若是如此,河东驻守帝陵的羽林军自然也不可信了,因为庶人郑就关押在那里。

    可是,沈德太妃怎么会和乐阳长公主联手呢?要知道,若不是她三年前好心相救,如今的沈德太妃早就是一抔黄土了。而她的孙子也不可能活到这么大。

    “为什么?”

    “殿下。”严瑜看到夏侯昭心痛的表情,只觉自己的胸口如同坠了一块巨石一样。他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站起身来,走上前去,将她拥在了怀里。

    夏侯昭的身体先是僵硬了一下,然后,慢慢地,慢慢地,轻依在那宽广的胸口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