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玄幻仙侠 > 异世凤鸣:白府大小姐简介 > 异世凤鸣:白府大小姐最新目录

第188章 相信我(18)

    不过有的时候两个人涉及秘辛的一些对话,还是能够引起郑石的兴趣。.

    “青小……侯爷,”谢云迟斜倚翠瓦檐头,懒懒笑道,“我怀疑你本来就是王子安的仰慕者;不然……怎么连家里的亭轩侍女,名字上都用了他的词句?”

    青岚正乜斜着身子靠在谢云迟的腿上,举着那只陶照月,听见他问,便醉意恍惚地一笑,低声诵道:“王郎健笔夸翘青。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

    她没有正面回答问题,只是吟了这句辛弃疾《贺新郎赋滕王阁》中的句子,说的正是当年王勃旧事。对于青岚而言,喜欢腾王阁,自然有很大原因是因为这篇洋洋洒洒的《腾王阁序》。不过若要问侯府中的亭轩侍女名字,她也只能说,“佩玉轩”、“鸣鸾苑”等处的命名,典故果然是出自这里;但能够肯定并不是“蓄爷”所为,毕竟这些名字已经存在很久了。

    从那个神秘人出现之后,她已经能拥有蓄爷的记忆片段,但多数时候飘渺难懂,又常常和她自己原本的记忆重合,分不清真假正伪了。

    谢云迟听她这样说,点头一叹,笑道:“蓄爷提起这句,果然应景,当浮一大白!”

    说着,两人各自饮了,他却忽然坐正了身子,抱膝吟唱道:“高阁临江渚,访层城,空余旧迹,暗然怀古。画栋珠帘当日事,不见朝云暮雨。但遣意西山南浦。天宇修眉浮新绿,映悠悠潭影长如故。空有恨,奈何许!王郎健笔夸翘青。到如今,落霞孤鹜,竞传佳句。物换星移知几度?梦想珠帘歌舞。为徙倚,阑干凝伫。目断平芜苍波晚,快江风一瞬澄襟暑。谁共饮?有诗侣。”

    谢云迟唱的这一段,就是辛弃疾的整首词,诗中苍茫豪迈之情,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虽然他故意在“朝云暮雨”、“诗侣”等词上加重了语气,但依旧没有影响到整首词的意境表达。

    而青岚也早端端正正坐好,捧着腮在那里听他唱。她本是不懂这些音律上的东西,但只觉得歌声低浑,竟似将那词中,这心中,一点伤怀悲茫的情怀,尽数地掏了出来,萦绕牵绊在五脏六腑之间,挥之不去。当这等时候,哪里还有心思去管他歌中是否有什么调笑的意味?只痴痴地凝视着谢云迟,一径儿发呆。

    谢云迟戏园子里红透的角色,自然看得出青岚那痴迷一样的神情所为何来,心中也不由得柔柔一动;索性拉了青岚的手,教她打着拍子,自己却又捡着来吟诵滕王阁的诗词唱了几首,这次,却是苍迈激越的居多,别一番情思,一样的扣人心弦;青岚听了,只觉得满耳的杀伐豪气,英雄壮志,仿佛回到了那日的落日城头,看着武青如天神般勇武护卫隆兴时,心中涌动的热血和感动;又仿佛,登高一瞰,俯览群山,天下俱在手中的豪情傲气所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古来多少豪杰,千载记风流……

    其实当此时刻,不仅是青岚,就是一边旁听的郑石、楼下的血衣卫官员,也都渐渐惑于铿锵曲韵之间,心潮澎湃而无法自拔,无不暗叹谢公子曾经当红梨园,竟是名不虚传。

    就这样两个人断断续续一个唱一个听,不知不觉月已西斜,寒江潮落。期间谢云迟遣人去替青岚拿了大衣裳来裹了,依旧不走,也不顾更深露重,只在楼头闲话。一直打熬到了清晨时分,看了日出江花,水天一色;又看着隆兴府城头兵士换了岗,这才恋恋不舍又无可奈何地攀下檐头,在郑石的协助下,离开了滕王阁。

    “真的就走么?”

    “就走。.”

    谢云迟回答完毕,抬头看看近在眼前的章江门,醉态酣然地笑了笑,甩开搀扶着他的血衣卫官员,对着四周簇拥着的黑狼卫、血衣卫,还有章江门上众多兵士,团团作了个揖,又深深看了青岚一眼,这才轻展罗袖,慢舒歌喉,以贵妃醉酒般的娇柔姿态,唱了一支折子戏里的小段,:“有意送君行,无计留君住,怕的是君别后有梦无书。一尊酒尽白日出,独翠袖泪如珠。且带朝华践长途,情惨切意踌躇,君则切记奴好处!”

    据传,当时凡看到谢都指挥使那样一舞一歌的人,莫不潸然泪下,竟是全忘记了他那样恐怖的身份,只觉得面对的,是一个将与夫君分别的娇滴滴的美娇娥……

    之后,章江门开,青岚回,而谢云迟,却独自上了等候在江边的小船,顺水东去,回京复命。

    当天午后,继谢云迟离开之后,青岚一行人,也踏上了北去的征程。

    不过不同的是,青岚离开隆兴府,是异常的隆重,江西官员,三教九流,都来江边送行。而钦差大人孙公公,更是和青岚一起,乘舟去见武青。

    代镇南军都督何长安,执住青岚的手,依依切切,“蓄爷这就走了么?咱哥儿两个才谈得投机,还有好多问题要向蓄爷请教呢……路上千万要小心,有武将军的三百亲卫在,安全自然无虞,我说的是要小心自己的身子,不要过于劳累了,冷热都要注意……你说你补没有好利索,为什么这么急着就要走呢?”

    青岚有些好笑,才知道这个武将,居然也有这样婆妈的一面。只得一一应了,又解释了一番不得不走的原因,承诺以后会经常联络;这才哄得何长安略停了嗦,说起正事来。

    其实正事,主要是青岚早间塞给何长安的面值二十万两银票究竟如何用。虽然青岚已经说明,是要补上隆兴府那批发给兵士赏银的缺口,但两个人彼此都明白,其实那笔钱,是绝对不用还的了。

    早先是何长安打算弃城,用了这笔钱自然不用还;现在是皇帝陛下大张旗鼓支持他们“造反”,更加没人敢同他们提那笔钱的问题,何况银子是实实在在用在了守城上头,更是理由充分,至少目前不会有文官不长眼地来问银子使用的手续合法不合法的问题。

    但青岚这二十万还是毫不犹豫地给了。她早在从京城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好了二十万银子的归属交给隆兴府。毕竟,这二十万都是当初隆兴府赈灾的款项中的一部分,被户部截留贪墨了下来,最终又都交到了她的手里。

    当然,二十万给是要给,但怎么给,给谁,她也是要有个计较的,至少,她不能白白让二十万两白银从自己手里过一回,却一个响儿也听不见不是?

    青岚和何长安简单计议了一会儿,又说了说隆兴之役保奏什么人的功劳之类的话,这才告辞过来,请孙公公先行登上中央大船,然后又看着武青的三百亲卫分散上了周围几只官船,这才登舟而上,挥手致意,让水手启帆而行。

    站在甲板上,看着渐渐远去的隆兴府,看着远观依旧巍峨壮美的滕王阁,青岚心中浮出些说不清的滋味来,她在这里住了有些时日,来的时候,舟中何等热闹?现如今离开,却显得冷冷清清了。

    辛锋寒和谢云迟的离开,最是令她怅惘。

    “蓄爷?”身后的绯衣轻轻唤了她一声,自言自语似地感叹:“真没想到在隆兴府,居然住了这么些日子,发生了那么多的事……现在还真是说走就走了。.”

    青岚微微勾了勾唇角,没有回头,“是啊,说走就走了,你的送礼大业,还没有完成呢!”

    绯衣听出她玩笑的口气,却一本正经地回答:“是啊,送礼还没送完呢,圣旨就来了,真是郁闷!不过一夜功夫,就有多少官员赶着要把礼物送回来,还预备了几倍的银子想孝敬蓄爷呢……不过还是砸银子的感觉好啊,逛街买东西的感觉也不错!”

    “感觉不错么?”青岚转头来,眉眼弯弯,“那你可以开心了送孙公公去江夏传旨,会绕很多路,正好你就一路走,一路送吧!”

    “真的?!”绯衣唬了一跳,想想又摇摇头,“圣旨传了之后,江西的官员都不敢收咱的礼了,别处的也都一样吧?哪里还送得出去呢?!”

    “我是说真的。”青岚沉思似地,“各处官员有礼来,你就收着,礼太重的记下来,等我处理。但不管给咱们送了没有,你还是象往常一样给他送,以前没送过的,要送;送过了的,保持联络,接着送!也不用太多,但要持之以恒才好……”

    绯衣瞠目结舌,“哪有这么倒着送礼的?!以前咱们求人家,人家会收,现在,敢收么?”

    “谁说我不会求他们?”青岚不知道她现在的笑,落在绯衣的眼中,已经颇有了几分青郡侯当年的风采,“过些日子你就帮我给收了东西的那些人挨个写些密函,弄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求求他们。具体怎么写我会告诉你。”

    绯衣依旧是云里雾里,正要再问,忽然看见孙公公笑眯眯地出现在了甲板上,只得住了口。

    “姑娘和蓄爷在聊什么?”孙公公搭讪着凑过来,“说得热热闹闹地,却把老奴一个人丢在舱房里……”

    他知道昨天晚上隆兴府的宴请青岚没有出席,是在气他宣口谕的事情;所以现在脸上陪着笑,满是巴结的神色。

    “在说送礼的事。”青岚也不好真正怠慢了他,应了一句,又回头对绯衣说:“我又想起来一件:那绩溪的老里正,听说家里添了个小重孙,你记得替我备份厚礼,张扬着点儿送过去。”

    绯衣答应了,知道孙公公是有话要说,便告退下去了。

    青岚这才回头随便问了几句孙公公京中的情况和他一路上的见闻。

    两人聊了一会儿,孙公公问道:“蓄爷,听说武将军现在正在江夏?”

    “正是。”青岚眺望着不远处武青亲卫所在的那几艘官船,那些船正半扬了帆,拱卫着中央大船缓缓而行。“武将军取了陆路,先行赶往江夏。听说那边他的家人已经病危,亟待一见。”

    “武将军还有家人么?”孙公公却摇摇头,“我听陛下说起,似乎武将军自小在军中长大,是一个孤儿,并没有什么家人在?”

    青岚点点头,从血衣卫得来的消息也是这样,武青是在十六年前京城陷落时留下来的孤儿,在边境乞讨时被收留军中,开始时是在火头军打打杂,后来则因为勤奋和出色的武艺,很快便成了最年轻的兵士,接下来一件件军功累积,年方弱冠,便拥有了现在的地位。可以说,武青的故事,几乎已经是军中的一个传奇。

    不过,这次武青转辗奔赴江夏,去见“家人”的事儿,却是血衣卫怎么也调查不出来的了,他那位神秘的家人,究竟是谁,怎么会住在江夏,也同样是青岚好奇的对象。

    不过这次也算借了孙公公的光,青岚得以借了护送圣旨的由头,自己也前往江夏去亲眼看一看,到底武青如此紧张的“家人”,是个什么来路。

    孙公公见青岚不答,悄悄看了眼她的表情,道:“这种探听消息的事情,说起来还是血衣卫最为拿手,奴才临来那天,看见陛下接到了谢公子的千里传书,还连连叹息,只说青郡侯之后,血衣卫无人,可惜了一把利刃。”

    青岚知道他这是在示好,便笑笑,“现在谢公子入掌血衣卫,想必可以重现当初风采。”

    孙公公连忙点头,讨好地笑,“说起来陛下对蓄爷的恩宠,还真是丝毫未减,传下来这些圣旨口谕,哪个不是为蓄爷着想?连谢公子私自离京,陛下都毫不追究,就是怕查究下来会牵连到蓄爷呢!蓄爷都不知道这件事京里头现在怎么传”

    他又立刻顿住,改口说:“蓄爷离京这些日子,陛下常常念起蓄爷,便在绿绮阁独坐,有时候一坐便是一夜,连奴才看着都心疼得紧哪!……”

    青岚略哼了一声,心中暗道:那个郝连睿只怕又是在借着她的名头,清净下方便思考国家大事吧?即使是现在略有了蓄爷的记忆,也没有记得她和他关系好到那个地步?!

    不过,她探手到袖中,握住了那条黄绫“绣帕”;这个东西,真的是皇帝郝连睿绣的么?依稀印象里,是在侯府中的鸣鸾苑……一个梧桐深处秋日的午后,蓄爷刚刚失去了那个最亲的亲人,“巫女”夫人,真正是痛不欲生的时刻,见到了他……

    记忆中,那个比她高了一个头的少年,坐在她的身边,开始讲故事:遥远的西北方,有一片大沙漠,沙漠中有一个小小的村落,没有粮食没有水,生活十分艰苦;但那里的人却从来没有离开过村子……传说,有恶鬼魇住了村庄,无论是谁试图离开,都只能走回到出发点,不然就是饿死渴死在沙漠里……

    那时候她年纪还小,却已经有了对那个侯府深切地恨意,莫名就懂得了他所说的村庄,就是那座侯府,而她,就是试图离开村子的人……

    他问:“你相信世上有恶鬼的存在吗?”

    她说:“信。”

    他摇头,“子不语怪力乱神,何况就是世上真的有鬼,也抵不过人的可怕。”

    她戚然,“可怕的人,就是恶鬼,不然,怎会永生走不出那个村庄?”

    他再次摇头,“走不出的,只是人心而已……你知道后来村子里的人是如何打破了恶鬼的诅咒?”

    如何打破?青岚攥紧了袖中手帕,抬头看了看天空,晴朗而没有一丝云。那时候,郝连睿是怎么说的?

    “其实很简单,有一个孩子注意到了北辰星,然后他就努力地朝着那颗星走过去,白天休息,夜晚行走,走着走着,就出了那片沙漠。”

    是的,人生,很多时候,缺少的,只是一个目标,没有目标的努力,只能是徒劳;据说如果蒙住双眼,让任何人凭着感觉行走,走出来的,都只会是大小不一的圆形。就像那个村子里的人一样,无论怎样,都只能走回起点。

    记忆中的郝连睿,就是这样做了解释,接下来,他以近乎强硬的态度,将她手中那条染血的绣帕抽出来,“如果只是沉湎在伤痛中,那么就只能留在沙漠里活活饿死。我知道这个村子很可怕,距离沙漠的边缘很远,如果可能,我愿意和你一起,着北辰的方向,在暗夜里前进。”

    不知道为什么如此偶然的一次相遇,就让两个人缔下了这样的盟约……也许,只是因为那时候两个人还都只是孩子,太容易同病相怜,也太容易付出信任了吧?

    脑海里晃过郝连睿的脸,桃花眼微微眯起,脸上却是温柔庄重的笑意;那天,被夺取去绣帕的她,是那样拼命地同他撕打抢夺,而他,却依旧保持了那样的微笑,“等有一天,我们能一起走出了这片沙漠,我再赔一条给你。”

    袖子里的黄绫手帕被她攥得微微有些潮湿了,这个,就是郝连睿赔给蓄爷的么?他自己绣的一条?不是什么打赌输给她的,而是,共同走过沙漠的纪念……很难看的黄色,绣着很难看的星星;却让她有些感动,为了那段不知道是不是属于自己的记忆……

    “蓄爷?”孙公公小心翼翼地叫道,打断了她的回忆,“陛下叫老奴问问蓄爷,临行前那夜问蓄爷的那个问题,现在应该有答案了吧?”

    青岚转过眸光,唇角又带上她那恍惚般的笑,“临行前的问题,是什么呢?”

    孙公公没有回答她。

    半晌,在孙公公准备悄悄退下的时候,青岚忽然说:“陛下这绣帕,不就是在暗示青岚该如何选择么?你只管告诉他,绣帕青岚收下了,兜兜转转回来,青岚还是一路往北。”

    临行前那夜的问题,原来她还未忘记呢……那时候郝连睿问她,她只是敷衍,满心以为事不关己,出了京之后就是海阔天空……还记得当时郝连睿用了极为诚挚的语气,这样问她:“青卿,我知道你才脱了青缙这道枷锁,不愿意再留在这烂摊子里,不过我还是要说,所谓的江湖,所谓的自由,都不是你我这样的苦命人享受的起的!给你招讨使这个担子,不是让你承担什么,你只当是随便逛逛,也算是一个缓冲,我随时等你回答,是不是愿意陪我一起,走过这另一段艰难困苦?”

    另一段艰难困苦。她初时没有概念,现在才知道,摆在郝连睿面前的下一段路,当真是荆棘密布,难见阳光。大赵的北方,被胡人占去半壁江山,还要随时防备对方前来吃掉另外一半;而大赵的西南,则成了赤脚军的天下,看王有德的气势和野心,只怕已经随时准备称帝;至于残存的腹地江南,却也是贪官污吏横行,政务荒废。如此一个烂摊子,真不知郝连睿打算如何收拾……

    昨夜里谢云迟说的话,她想了很久。细细理了一遍思路,发现“纵情山水,独善其身”,真的已经成了昨日的梦……所以昨天拒绝了谢云迟,今日却握住了郝连睿伸来的手。是谢云迟说的她“骨子里”的野心在作祟吗?她不知道。但她知道的是,她曾经最大的困惑,是纠缠在自己是谁的问题上;而现在,这答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生存于这样一个世界,便要负担,自己需要负担的责任。

    所谓责任,是来自于武青舍身报国的英雄肝胆?或者,是来自于绩溪老里正那不屈不挠的眼神?又或者,是来自于镇南军将士对她单纯而热烈的欢唿?……很简单的一切,点点滴滴,却终于让她决定,在这样一个乱世中,尽她所能做的,给旁人一点温暖,给自己……一颗北辰星。

    “孙公公,”她笑问,“陛下有没有说,我若答了这样的话,就再给个密旨,升个官赏个爵什么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