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古代言情 > 公主吉祥简介 > 公主吉祥最新目录

第110章 回到犬戎滴血认亲

    半个月后。

    几辆牛车吱吱嘎嘎驶进犬戎都城——夜都。此时的夜都城街道两边的商贩仍如往常一样,叫卖声一阵高过一阵。街上不时有他国的商人牵着驴车或者牛车缓缓行过,偶尔还会有一些丫鬟跳下车,满眼兴味儿的东瞅瞅西望望。想必是在帮车上的小姐挑东西。

    吉祥从未来过犬戎,半个月前,见到犬戎王后封师师时,她还恍如梦境。在她印象里,封王后该是个慈眉善目的妇人,不成想见了面才知道,竟是个风韵犹存的美人。看那精致的五官,还有天蓝色的眼眸,当真跟了悟很是相像。

    回想起那一日,了悟与封王后初见的时刻,吉祥的心仍旧会有些酸涩与惆怅。虽然,最后了悟认了封王后,可是她总觉得了悟对封王后仍旧有些芥蒂。不过,封王后倒是对她与了悟真心好。

    难以想象,这样一位慈母,二十多年前竟然会将刚出生的了悟丢弃。封王后虽没有明说,但吉祥想,王后的心里一定藏着一段不可言说也不想说的故事。

    “吉祥,这段时间只能苦了你们,让你们暂时住在宫里。琬琰的府邸尚在修建,想必入冬时节便能建好。你可莫要介意,其实宫里也好,你能随时过来陪陪我这老人家,这样也显得不那么冷清。”

    正在愣神的吉祥,忽然感到手上一阵温暖,垂眸看去,那是封王后牵起了自己的手,正语重心长的说着话。她抬头看过去,笑了笑,“王后这说的哪里话,吉祥只要能与琬琰在一起,就心满意足了。至于住处,只要有即可。”

    听到吉祥的话,封王后满意地点头。这个儿媳妇,她是越看越满意。

    “听到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听飞烟说,你与琬琰成亲时条件有限,我想着,过段时间,再帮你与琬琰补办个婚礼,你们看,如何?”说完,封王后看了看吉祥,而后转头看向一边一直沉默的了悟。

    吉祥挑起眉头,显然很是诧异。她用问询的目光看向了悟。后者也抬起头,看了过来。

    了悟其实还不能完全接受这个母亲。虽然她说,当年丢弃自己,事出有因。可他心里总有个疙瘩,当然他也不是恨,也不是责怪。只是……不适应罢了。

    半晌,了悟看向封师师,“母亲,这件事您看着办就行。”

    听到了悟那一声“母亲”,封王后的眼睛又潮湿了起来。她擦了擦眼角的泪,笑着点头,“好,只要你们都答应,阿妈做什么都行。”

    二十多年了,到如今封王后才知道,原来那些往事总会过去,而真正可贵的,是眼前人。

    忽然,封王后想起了那个人。她脸色瞬间肃穆起来,半个月前他差点儿就仙去了。后来,却听侍卫汇报,挺了一整夜后,他竟然又有了好转。心里说不上来是高兴还是难过。也许,有些事真的会随着时间,渐渐淡化……

    “对了,琬琰。这次回去,伽达必然会生事,届时你莫要担忧,你父王若是知道你的存在,定会将你封为太子。他伽达即便再厉害,也不过是个外戚。只是,你要防着他。实话说,我怀疑你的那些个兄弟,都是被他害死的,只可惜没有证据罢了。”

    封王后忽然想起了悟回朝后,可能面临的朝局,内心格外担忧起来。她皱眉垂首,沉默半晌。末了抬起头,看着了悟,“琬琰,那块麒麟璧,你是否一直戴着?”

    闻言,了悟愣了一瞬,而后从怀里摸出那块麒麟璧,递了上去,“母亲看,可是这一块?”

    封王后看到那快麒麟璧后,眼睛一亮,瞬间笑了起来,“对,就是这个。你可要收好。关键时候,它可能救你的命。”

    听到封王后的话,了悟不由得凝视手中的麒麟璧,他随身携带了二十多年,只当这是个念想,却不料竟还有救命的本事。

    不多时,牛车停在了王宫门口。赶车的格尔翰跃下车,转身道:“王后,到了宫门口了。”

    他话音刚落,就见一只白葱般的手缓缓掀开了车帘,一张温婉美丽的脸显露出来。看守宫门的侍卫,看见后,立即纷纷上前跪下。

    “奴才们,参见王后娘娘!娘娘千岁!”

    封王后看了看宫门。昨日据人来报,伽达安插进禁卫军中的亲卫已经尽数去除,原本不是很太平的王宫,此刻因为大王身体的好转以及王宫近日来的肃清,倒变得安全起来。

    封王后放下车帘,重新坐稳,沉声道:“都起来吧。快把门打开。”

    侍卫们听见王后的话,赶紧爬起来将宫门大开。

    几辆马车便继续吱吱嘎嘎驶进宫道。只见幽深的王宫大道上,几辆黑顶牛车正渐行渐远。

    吉祥好奇地挑开车床帘,朝外看去。高大森严的城墙赫然立于眼前。她原本以为雅国的王宫已经够阴暗森严的了,不成想犬戎的宫城更是如此。她放下帘子,转头看向了悟。

    这样一个不谙争斗的人,要如何在这般森严的宫墙里取得信任,争得荣耀,赢得胜利?

    吉祥忽然觉得,若是当初了悟没有遇见自己就好了。那么今日他还会是那个无欲无求,清心寡欲的型尚,永远没有忧愁。她觉得,自从远见自己,了悟的日子就没有清净过。他,可曾后悔?

    过了许久,吉祥与了悟被人搀扶下车,在封王后的带领下,绕过九曲回廊,拾阶而上,到了犬戎大王的寝宫门口。

    进了寝殿,吉祥赫然发现,里边儿已经站了不少臣工。见到他们进来,皆纷纷偷偷侧目而来,盯着她与了悟上下扫视了许久。还有些人,私下里悄悄交流。虽然听不见他们说的话,但那神情却看得清清楚楚。

    忽然,吉祥发现了悟的手心满是冷汗。他自从下了马车就一路牵着吉祥,纵然有不少宫女太监或者后宫嫔妃侧目而来,他都不在意。吉祥心里一阵感动,她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此刻,到了寝殿,立于犬戎大王跟前,了悟仍旧没有放手,依旧紧紧地牵着吉祥的手。

    吉祥内心一阵甜蜜,她偷偷侧首看了看了悟。只见,他仍旧一副淡定的模样,可是吉祥知道,他是紧张的。

    眼前床帐后的人是他的生身父亲,原本了悟以为是这个父亲不要他了。可是听了封往后的解释后,他才知道,这个父亲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的存在。知道真相的了悟,心里的感受无以言表。此刻,看到这个父亲,他更是不知如何看待。

    “夫君,有我在。你莫怕。”吉祥悄声道。

    了悟听见后,垂首看过去,微微一笑,虽然没说话,但那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此时,封王后站在了悟与吉祥的前边儿,对着金色的床帐行了个礼,“臣妾参见大王。大王万福。”

    随后,封王后抬起头,看向床榻的一角,那里站着一个男子。他身形不算高大,长的很是精瘦,可是一双眼睛却像鹰一样,绽放出摄人心魄的眸光。此人正是伽达。

    封王后看着伽达冷笑一声,“伽达,你可真有孝心。大王刚刚有些起色,就寸步不离的守在床前。知道你孝顺的还好,若是不知道,还以为你要对大王图谋不轨呢。”

    听到封王后的话,伽达向前走了一步,单膝跪下,“侄儿参见王后,王后娘娘,您忽然不见,可吓坏了侄儿。”说完,伽达抬起头,一双眼睛盯着封王后。

    封王后再次冷哼一声,她没有回答伽达的话,而是上前撩开了金色床帐,看了进去,“大王,您此刻觉得身体如何?”

    当封王后看见大王青色的脸庞后,她忽然一阵恍然。那一年,那个精神矍铄又霸气的酗子,如今竟然变成了这幅模样。虽然,他还活着,却憔悴如斯,让她更加恨不起来,怨不起来。

    大王听见王后的声音,转过头来。他努力睁开眼睛,盯着王后的脸。这张脸他看了二十多年,仍旧看不够。纵然他当初用了卑鄙的手段,才将她留下来,让她怨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可是,他不后悔。他爱她,从来没变过。即便后宫里美人再多,都不及她半分。

    “你回来了。”大王虚弱道。

    封王后点点头,“回来了。我们的儿子也回来了……”

    闻言,大王眸光一亮,眼睛睁得更大了些。他极力看向王后身后,努力的寻找。封王后明白他的意思,向身后看了看,对了悟示意,让他上前来。

    了悟紧了紧握着吉祥的那只手,随后起身向前。他拉着吉祥,一步步靠近床榻。

    “呦,这位就是传说中的遗落民间的大王子?”伽达盯着眼前的了悟,眯起双眼道。

    封王后昂起头,皱着眉,起身看向身后,忽然大声呵斥道:“你们都给本后到殿外候着!伽达,还有你。大王子的事儿,想必也轮不到你操心。你可以回去了。”

    听到封王后的话,伽达原本就不爽利的心,瞬间更加怒火冲冲,他哼了一声,踱着步子走到大殿中央,而后扫视了臣工们一圈,慢悠悠道:“王后娘娘,您说这位是大王子。恕我冒昧,不知可有证据?”

    封王后咬紧牙关,紧紧地揪着手中丝帕。这个伽达,狼子野心,众人皆知。怎奈他手握大半兵权,一时半会儿又动不得。她唯有忍耐。

    半晌,封王后回头看向了悟,“琬琰,将麒麟璧拿出来。”

    话音刚落,臣工们便沸腾了。这麒麟璧可是太祖时期流传下来的宝物,据说是当年太祖打江山时随身携带的护身符。后来,太祖登基后,便将这麒麟璧当做传家宝,只传给自己的长孙。二十多年前,封王后刚进宫不久,这麒麟璧就下落不明。原来,竟是被这大王子带走了。

    了悟取出麒麟璧,臣工们看见后,纷纷点头。宰相大人更是激动地站出来,“不错,不错。这正是失踪许久的麒麟璧。看来,这位就是我们的大王子,没有错。”

    看到麒麟璧后,伽达也是愣了。他没想到,封王后竟然还有这招。算是他失误了,不过他也不怵,“即便有麒麟璧也说明不了什么。哼,搞不好,这麒麟璧是他偷来的呢?”

    伽达话音刚落,封王后正欲说话,不料了悟突然转过身来,盯着伽达道:“我是不是大王子,滴血便知。只不过,你是何人?竟然能这般与王后说话?我虽初来犬戎,但礼法还是懂的。身为臣子,王后乃国母,岂容他人这般无礼?”

    闻言,伽达一愣,随后阴着眼睛,看了了悟半晌,“王后赎罪,是伽达冒犯了。”说完,他跪了下去。

    封王后没想到了悟会维护自己,心里当下高兴起来,看了看了悟,“那就滴血验亲。正好太医也在这里。本后去亲自准备一碗清水。如此,也免得大王子以后遭人猜忌,甚至恶意中伤。”

    说完,封王后便出门准备清水。此时,了悟转过头去,看向床榻上躺着的大王,心里五味杂陈。

    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父子初次相见,竟是要滴血认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