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历史军事 > 民国军阀生涯简介 > 民国军阀生涯最新目录

第六十二章 上海风云(一)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对于日本倾吞东北的动作,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当局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而南京国民政府鉴于国家军阀割据、国力孱弱,又为日本若槻礼次郎内阁的“不扩大”声明所迷惑,采取了“忍痛含愤,诉诸国联,弥合分裂,准备抵抗”的方针。国民政府虽有助防、抵抗的意愿,但限于客观情况,事实上还是过于依赖国联和寻找外援,激起国民的不满,各地纷纷爆发激烈的反日游行,抵制日货,甚至发生了赴京学生殴击国民政府高官的行为。

    碍于国内愈发汹涌的抗日情绪以及自己坚决不愿意和日方发生冲突的决心,老蒋再一次祭出以退为进的法宝,下野了。这一次,被推上火山口主持政治大局的孙科面对着糜烂的局势以及激愤的民意,同样只能继续贯彻老蒋不抵抗的政策——手里压根就没什么实权的孙科想要调动军队还只能通过何应钦才行,就算是想打也没那个实力去打,手里一直就只有一张牌可以打孙科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只能硬着头皮将不抵抗政策进行到底了。

    随着日军进一步扩展其军事行动,继任行政院长的国民党粤系的孙科,却软弱无力无法应对时局。日军进逼锦州时,虽然孙科南京政府再三命令张学良抵抗,张却于1931年1月公然抗命违背中央命令,把全部主力撤出锦州,东北大部分在二个月内沦陷。不过在1932年初东北并非没有抵抗。海伦附近还有黑龙省主席马占山部继续和日军作战,东北义勇军李杜和丁超占据哈尔滨(后哈尔滨在一二八事变后一周才被攻陷),总之日本并没有完全控制住东北。

    但是此时在日本的扶持下,东北地区的伪政权已经逐步建立(11月10日辽宁之伪省政府成立,袁金铠任主席。12月15日伪奉天省政府成立,臧式毅就任省长),日本特工奉东京的命令早在在1月初就已经把溥仪从天津转移到沈阳,筹划利用其作为木偶在东北成立伪满洲国。

    日本的目的是以满洲人要求独立,满洲人控制满洲,日满共荣等口号为借口和幌子,实则把东北作为一个其控制下的傀儡国。对于日本来说,满洲国只是其吞并中国计划中一个过渡,或者说糊弄国际社会的一个假相。只要一旦时机成熟,日本就会搞一个类似于日韩合并之类的所谓协定,把东北正式并入日本的版图内。

    原本南京政府觉得日本人既然已经将东三省占了去,现在又忙着扶持溥仪成立伪满洲国,这局面总应该逐渐消停下去了吧。可是偏偏事与愿违,就在民国的心脏——南京边上的上海,日本人又开始惹事了。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由于日本侵吞东三释扶持伪满洲国的行为在国际上遭到了一致的反对,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一批知名人士均向国联提出希望能够对日进行经济制裁。

    无故侵犯他国本就在道义上站不住脚,而此时对日实施经济制裁不但有利于欧美列强提高自己国内工业产品的占有率,而且结合日前民国国内汹涌的反日情绪,更是有可能扩大本国产品的在华市场占有率,可以说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件,因此欧美列强已经考虑这个方案了。

    可以说当时的国际形势对日本很不利。国联的国际联盟理事会已经决定派遣代表团去东北进行调查(由英、美、法、德、意五国委员组成),由英国人李顿为团长,彻底调查九一八东北事件。

    同时,由于明确反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大国美国方面的介入(918以后,美国国务卿和很多高级官员都在公开诚发表声明,要求日本立即从东北撤兵并且拒绝承认任何分裂中国的行为)。当时的巨大的国际压力很大,日本在这个时候建立伪满洲国是阻力是非常不合适的。但是出于国际未来政治局势的变化,满洲国的事情又绝对不可能往后面拖。所以,这个烫手的山芋就落到了占领东北的急先锋关东军司令部的头上。

    此时的日本虽然不是几十年列强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国家(甲午以后日本在国际压力下被迫把辽东半岛还给中国),现在也有了一些军事资本敢于不听列强的呵斥,但是毕竟其国力还不足以和英法这些老牌列强对抗,况且还有一个惹不起的新兴大国美国的势力在东亚快速扩张。

    日本高层商讨再三,决心满洲国还是要尽快建立,同时为了尽量转移满洲国和九一八事件的国际注意力,要开始了一系列在中国其他地区的挑衅。日本方面希望通过在中国其他地区发动一些其他的军事事件,来转移国际在满洲国上的注意力。

    从九一八开始, 日本先后在山东秦皇岛,湖北,江苏江阴等等地区发动小股武装挑衅。可惜这些地方都不是列强的利益所在,挑衅效果也不明显,也无法发动较大规模的战斗。

    1932年1月5日,九一八发动元凶之一关东军参谋总长板垣征四郎 亲自从东北飞回东京,向裕仁天皇和日军参谋本部报告占领东北的具体情况,并汇报关东准备在列强云集的东亚超级大都市上海发动战争以转移国际视线的构思。参谋本部很快对上海计划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尤其是军方的海军一派人物对这个计划更是赞成。

    日本从建军开始,就有陆军一派和海军一派的互相激烈斗争。互相争斗了七八十年,激烈程度没有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少,反而越来越强烈。到了二战期间除了北上和南下的激烈争论以外,甚至出现海陆军双方互相抢功到到互相交火的地步。

    日军是岛国,所以特别注重海军的建设,其联合舰队一度号称世界第三。而日本陆军相对列强并没有什么优势,处于二流水平。但是陆军一派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以几千人伤亡的代价就夺取了比日本本土面积大3倍的东北全境,成为国内民众口中的帝国英雄。一时间陆军官兵威风无限,陆军士兵所到之处到处收到日本民众的欢迎,而海军士兵则是灰溜溜的。

    自认为势力比陆军更强的海军一派自然不能容忍,海军高层决定应该也在中国打一仗,发挥海军的威力好让日本国民看看。日本海军司令盐泽幸一 当时就曾经对朋友说:“不能总让陆军抢了风头。我们海军也要赶快行动。”板垣在得到高层许可以后随即电令日本驻上海特务组织头子的田中隆吉:“满州事变按预计发展……请利用当前中日间紧张局面进行你策划之事变,使列强目光转向上海。” 同时立即拨给田中2万日元的经费。

    田中隆吉表面上是日本上海公使馆助理武官,其实是日军军界颇有名气的情报专家,有魔鬼军人的称号。他认为自己的利用几十个情报人员人的一次行动造成的战果,往往可以低的上一个二万人的师团作战一整年。田中在接到命令以后,立刻找到了他的情/妇――中国知名汉奸川岛芳子(满洲皇族公主,生平为日本人的走狗,做过很多危害中国的重大事件)。川岛此时已经把溥仪送到了东北,此时正在上海等待日本方面新的命令。这二个都是谍报界的精英人物,他们二人接到命令以后很快就商量了一下。这二人觉得想挑起足够大的事变,普通的借口 比如中日军人之间的斗殴,和中日市民之间斗殴都是不足以争取日本国内人民义愤和获得国际上理解。

    处于这种考虑,他们很狡猾的选中了受害者,就是日本宗教人士―――日莲宗的和尚。这些日莲宗和尚当时在上海江湾路山妙发寺中居住,经常要去租界外的地区化缘,是很容易被袭击的对象。

    同时日本国内有尊敬佛教人士的传统,无辜的宗教人士被杀,绝对会在日本国内和国际上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田中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